【本文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康复》2010年第4期】
【摘要】 目的:评估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7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1例,对照组38例;研究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进行技能训练,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对康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PANSS、ADL和SD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技能训练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缓解和社会功能康复。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技能训练 社会功能 康复
Influence of antipsychotics plus skill training treatment on the recovery effect in the chronic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Duan Wu-gang , Shang Xiu-zhen, Gu Gui-ying ,et al .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 Xianning , 437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antipsychotics combined with skill traning treatment on recovery of social function in the chronic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80 chronic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40, antipsychotics plus skill training) and control group (n﹦38,only antipsychotics) for 1 year’s treatments. At pre-treatment and pro-treatment,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with Positiveand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and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e(SDSS) respectively to evaluate their recovery effects. Results: After 1 year’s treatment,the general scores and majority factors of PANSS,ADL and SDSS in both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P﹤0.01),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P﹤0.01). Improvements of PANSS,ADL and SDS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Treatment with antipsychotics plus skill traning is helpful to release their mental syndrome and facilitate their recovery of social funtion in the chronic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skill training social function recovery
慢性精神分裂症因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精神症状往往缓解不彻底或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导致病程冗长,迁延不愈,难以回归社会,成为医学难题。目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一些学者探索了药物以外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
1.1.1 研究对象 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出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病程≥5年;③年龄≤50岁,性别不限;④单一服用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⑤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⑥无明显锥体外系反应;⑦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至少有一名密切生活的亲属作为监护人。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躯体疾病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共患其它重性精神障碍者;④伴严重的抑郁症状需用抗抑郁药治疗者;⑤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或滥用者。入组共116例,采用病例配对研究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实际完成研究41例,脱落17例;对照组实际完成研究38例,脱落20例。脱落原因为:研究组复发再住院7例,自动停药12例(含复发4例)、发生躯体疾病中止治疗1例、失访1例;研究组复发再住院13例,自动停药14例(含复发8例)、失访1例。
1.1.2 一般资料 研究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已婚24例,离婚8例,未婚9例;平均年龄(31.6±7.5)岁;受教育年限(9.2±2.7)年;病程(9.6±3.5)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折合氯丙嗪剂量)为(486±178)㎎∕d。对照组实际完成研究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已婚25例,离婚5例,未婚8例;平均年龄(32.8±6.9)岁;受教育年限(9.3±2.5)年;病程(10.2±3.8)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折合氯丙嗪剂量)为(492±185)㎎∕d。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评定工具及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调查表,了解一般情况及疾病过程;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由2名高年资精神科医师采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1]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e,SDS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评定。ADL共有14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共6项:上厕所、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共8项: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采用1~4级评分。评定前研究者之间量表一致性评定的Kappa系数为0.72~0.8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抗精神病药物,并按常规进行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多种技能训练。研究中要求密切生活接触的监护人与病人一起参加,分批集体进行。每次12~16名患者,治疗时间为半天。第1~3个月,每月进行2次,第4~6个月,每月1次,第7~12个月,每2个月1次,全程共12次,治疗地点在我院精神病康复站。康复训练的方法为健康教育30分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30分钟,技能训练60分钟,解答疑问并布置作业30分钟,个别访谈45分钟。人员由精神科医师、护师、心理治疗师组成。
技能训练的主要方法和内容有:①用药自我管理和症状处置;②个人生活自理技能;③会话与沟通技能;④休闲娱乐活动;⑤家庭管理技能;⑥职业技能训练。每一种技能都有不同的定式训练操作程式。除技能训练外,对所有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个别访谈。个别访谈主要针对病人和家属存在的问题,进行单独约见,并给予专门指导。
1.4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或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设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脱落率和复发率比较 约有1/3(37/116,31.9%)的患者没有完成研究脱落率偏高。研究组和对照组脱落率分别为29.31%(17/58)和34.49%(20/58);复发率为13.80%(8/58)和22.42%(13/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和2.17,P均﹥0.05)。
2.2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治疗1年后,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意义下降(P﹤0.05~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均>0.05)。两组间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见表1(略)。
2.3两组ADL评分比较 经过1年治疗,研究组的ADL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出现统计学显著意义上改变(P﹤0.05~0.01);对照组的改变不明显(P均>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2(略)
2.4 两组SDSS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两组间SDSS各项评分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略)。
3 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约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20~30%,多数患者起病缓慢或由急性期转化而来,即使给予正规系统药物治疗,依然存在残留症状和社会功能障碍,进入持续的慢性状态,迁延不愈,导致精神残疾,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前,对慢性精神分裂的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虽不能让患者完全治愈,但能有效控制绝大部份精神症状,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防止精神衰退恶化。近十几年来,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引入使得慢性精神分裂的病情程度和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明显优于传统药物,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现状,如何让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全面的康复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医学难题。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其它辅助治疗方法能否起到协同作用,有的学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研究发现系统家庭治疗、支持性家庭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2~6]。社会技能训练是美国近20多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慢性精神病的康复手段,也是心理社会干预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目前被认为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康复措施之一。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常被用作慢性疾病康复指标[7],也作为本研究康复效果的判断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未能完成研究的患者约占研究对象的三分之一,脱落率偏高,说明病人及家属对治疗的信心不足,缺乏信任,值得关注。从PANSS、ADL和SDSS评分结果可以看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多种技能训练治疗1年后,患者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各个方面均出现非常明显的改善,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者,与崔勇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技能训练既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缓解精神症状,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社会功能康复,最大程度地减少残疾,利于病人回归社会。
精神病学治疗和康复应该是一个无间隙的过程,康复治疗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康复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技能训练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康复措施, 其内涵和技巧值得精神医学工作者进一步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6~168
[2] 陈维萍,陆爱益.系统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6):403
[3] 蒋陆平.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68
[4] 陈维萍.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2B):56
[5] 李谦.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2):101
[6] 崔勇.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9
[7] 莫淦明,陆咏. 实用老年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9~80